《被放大的欲望》书评:可持续时尚已死?
袁漪琳:“时尚是肮脏的”,最“可持续”的做法是不买任何东西,但这是不可能的。《被放大的欲望》一书试图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文 丨 FT中文网编辑 袁漪琳
全文共2662个字
2017年,我第一次来北京暑假实习,领着4A公司80元的日薪,在优衣库纠结要不要买一条299元的高腰阔腿牛仔裤给自己庆生。“买吧,值得的,一条牛仔裤可以穿很久。”朋友见我仍旧抠搜,越俎代庖,一锤定音。这条裤子也不负所望,一晃五个四季,仍是居家旅行必备。现如今,没有人还在用美国西部旷野的乡村风情、嬉皮年代的叛逆个性来解析牛仔裤作为大众文化符号的内涵,取而代之的是更受都市品味青睐的说辞,比如“时尚而不费力的巴黎女人,都有一条款式经典的牛仔裤”。“耐穿”的无产阶级本色赋予牛仔裤在商业和文化上征服全球的魅力,成为一个“不会过时”的单品,甚至在眼下这个追求“极简”“反消费主义”“慢时尚”的年代。
用棉花为原材料的牛仔裤为什么能够经典又耐穿?答案非常不“极简”——是染色过程和化石燃料纤维的功劳。“棉花是一种色牢度较低的纤维,因此需要大量燃料加上10次以上的热水洗染,才能确保你的服装在穿着或洗涤时不会掉色或褪色。”“在染色后的整理过程中,要使用更多的化学品使纺织品无皱、防水、阻燃或赋予其更多的性能品质。”玛克辛•贝达特在《被放大的欲望》一书中描述了她2012年在中国看到的酸洗和洗染作坊:那些用来软化牛仔裤面料的化学药剂从工业洗衣机里流到地上,还有用来给牛仔裤褪色的高锰酸钾(被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归为“危险品”,反复吸入会危害人体的肺部功能),未经处理便排入河流。由塑料制成的合成纤维譬如尼龙、涤纶、腈纶、氨纶和莱卡,能让面料有弹性,做出紧身牛仔和瑜伽裤。来自石油钻井平台的面料取代了来自农场的天然纤维羊毛、棉花、亚麻等等,产生更多碳足迹和微塑料。当这条裤子走到寿命尽头,被丢弃到垃圾焚烧站中,其中添加的合成面料本身含有的更多的碳和塑料味纤维也会悄无声息地进入水体、土壤以及人类的肺。因此,如果你像我一样已经拥有了一条牛仔裤,那么,控制洗涤次数、延长使用寿命(正如我最近发现这条穿了5年的裤子已经沾上了洗不掉的小污点也不舍得扔掉它)或许是你对自己和地球的一种友好方式。
“时尚是肮脏的”,然后又如何?最“可持续”的做法,是不买任何东西。但这是不可能的,人的欲望和需求会一直存在。贝达特作为一名环保倡导者、前律师、道德时尚品牌Zady和新标准研究所(New Standard Institue)的联合创始人,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被放大的欲望》一书分解了牛仔裤“从出生到坟墓”的全过程:在得克萨斯州的农场种植采摘棉花,在中国的工厂里整理棉纤维纺织成布料、洗印染色制成单宁面料,经过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的纺织女工高效而机械的裁剪缝纫,一条完整的裤子回到美国经过层层销售,被装进包裹来到亚马逊货仓,包裹被分拣运输往消费者家门口,最终将它作为二手衣物被捐赠给慈善机构、流入二手市场和垃圾场。如果说由哈佛大学教授斯文•贝克特撰写的《棉花帝国》是围绕棉花展开了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史诗,贝达特则是承接了相似的逻辑,用牛仔裤续写了一个当代的、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的故事。
极致的新自由主义幽灵,纯粹以赚钱和维护股东利益为目的、打破传统利益相关方的经济模式体现在产业链的所有环节,于是出现了结构性不平等,污染、伤病、过劳等恶果流向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色人种、中低收入者……因此,相比中译名《被放大的欲望》,我认为英文原版的书名《Unraveled: The Life and Death of a Garment》更准确地凝练了作者“挖粪者”(muckraker)一般的初心:消费者还需要知道什么?有什么新的迷思在迷惑我们?知之之后,服装消费也不可能断绝,我们还能做出什么有效的行动?
贝达特破除的第一个关键的迷思:“可持续”时尚并不是真的“可持续”。贝达特并不呼吁读者购买“可持续”服装,因为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可持续”时尚,尽管服装品牌尤其是快消品牌希望用打上“可持续”标签的系列来让消费者知道他们正在有所行动,同时告诉消费者,你可以用消费来支持可持续发展。但当消费者翻看带有“可持续”或者“循环材料”标签的商品时,标签上除了模糊的概念,并没有更多细节来解释它涉及什么化学品、什么材料。这几乎成为了我现在逛H&M和Zara门店的新习惯。这与时尚行业透明度低、数据收集难度大有关,洗绿行为(Greenwashing)难以规避,而作出了可持续努力的品牌也很难向消费者展示有据可查的实质性影响。
另外,商品标签上的“有机”,也不一定“有机”。“如果一件衣服的标签告诉你它是由100%有机棉制作的,也只能说明在棉花种植的环节没有采用违禁杀虫剂和合成肥料等化学物质(p62)”,并不能保证后续的加工环节无毒、清洁、安全,因此消费者需要警惕商家对“有机”的承诺。另外,第一章末尾提到在最大的有机棉出口国印度,一部分可疑的、并非有机种植的棉花钻了监管漏洞也被打上了“有机”标签。得州的有机棉农并不完全认同“未来是有机的”。相比使用化学除草剂的农场,需要人工拔除杂草的有机农场成本更高、产量较低,农场要获得认证需要三年,并支付1500美元的认证费。这笔帐使得农户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动力去做有机产品。
第二个关键迷思是:回收和二手市场能解决浪费和污染。可事实上,所谓的循环消费更多情况下是“变废为废”。作者在第八章走访加纳二手服装市场发现,被捐赠的快消服装由于品质差、面料和款式不符合当地人需求,只有18%能被选为“第一等级服装”卖出好价钱,而其余的也没有被二手市场完全消化掉,旅行了几千公里再次成为了垃圾,产生了额外的碳足迹。而至于那些用购物折扣鼓励消费者捐赠旧衣的品牌是否会竭尽全力把它们售卖给二手消费者、或是再造成其他用途的布料和纺织原料,还是被出口,作者也留下了疑问:“不要忘了直到2017年,H&M还在焚烧自己没能售出的库存。”
二手市场和循环消费不是解决问题的妙药,买新不如买旧,买旧不如不买。这或许也是个人最容易做到的行动。作者在第六章将人们过度消费的矛头指向社交媒体环境滋养下的消费主义,即中文译名《被放大的欲望》批判所指。在说理的层面早有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珠玉在前,但真正在行动上落实与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决裂,社会多方面因素的整体作用力影响更为显著。“躺平”、靠“低欲望”实现提前退休(FIRE)、“不买年”、“成分党”护肤告别智商税等现象成为社交媒体话题。
“现在或许是最适合谈论环保的时候,大家消费的客观能力和主观欲望都变低了。”最近,有同行如此调侃,毕竟一直以来环保话题很难构成一个有流量的故事,正如互联网的注意力会为新消费卷出了什么新口味的奶茶和咖啡刨根问底,却没人在意它们的塑料和印刷纸壳包装何去何从。经济寒冬、就业压力、通货膨胀,尽管没有人喜欢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那些曾经被放大的欲望泡沫或许因此得到理性和反思的时间。贝达特认为,相比起为自己购买“更好”的生活,尤其是社交媒体上网红展示给你的美好生活,在购买之前你更应该先直面自我价值焦虑的根本原因,而不是试图用消费来解决问题。让自己完全掌握购买的过程,并且能反复使用,重视单次使用成本,从中得到愉悦。至于通过驯化消费者自身“被放大的欲望”,能多大程度上重新设计全球时装产业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普通消费者和非时装行业的读者或许很难和贝达特一样乐观。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袁漪琳 yilin.yuan@ftchinese.com
推荐阅读